傳播學考博: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考博參考書 考博解析 考試流程
關于中傳:
從2019年開始中傳經歷數次改革,由考試制申請并存到2021年全面實行申請審核復制,專業的考試側重也是數次的變動,21年起初審通過后分學科對考生進行全面的測試:文學門類及藝術學門類各專業(專業代碼前兩位分別為“05”和“13”)考學術寫作、人文社科綜合 ,對考生的文史哲全面綜合性的考察,其中會在材料分析部分根據專業進行專業的測試。
關于考博課程輔導加宋老師微信:kaobozixun 電話:13651323531
關注公共號:考研考博圈
選拔流程包括考生報名、提交申請材料、資格審核及材料評議、初試、復試等環節
時間:
報名時間:2021年12月3日上午10:00至2021年12月31日上午10:00。
報名網址:http://yz.cuc.edu.cn/bs/
北京地區可以選擇的院校: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專業(專業代碼):傳播學(050302)
所屬學院(研究院、實驗室):傳播研究院
招生方式:碩博連讀、普通招考
普通招考初試科目:學術寫作、人文社科綜合
普通招考加試科目(同等學力考生適用):①4001思想政治理論 ②5002新聞傳播學基礎知識 ③6002傳播學論文論著
備注:博導按拼音排序
博導招生指標聯系方式研究領域
段鵬1duanpeng1213@126.com傳播學理論、媒體融合與傳播、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智能媒體與品牌傳播
胡正榮1huzhr@hotmail.com傳播學理論、新媒介、國際傳播、廣播電視傳播、媒介政策與制度、傳播政治經濟學、媒介發展戰略與管理
雷躍捷1yjlei2005@163.com輿論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新聞傳播理論
李舒1shulee@cuc.edu.com視聽傳播、新聞評論、政治傳播、傳媒治理、新聞傳播學教育
劉利群1liqunliu779@163.com性別傳播、國際傳播
劉燕南1lyn2013@qq.com智能傳播、視聽率與受眾研究、效果評估、數據挖掘、網絡輿情
張毓強1zhangyuqiang@cuc.edu.cn國際傳播理論與實踐
關于專業課考試大綱:
《學術寫作》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科目要求考生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根據給定材料提煉相關學術命
題,并結合學術發展史進行辨析和論述。重點考查學術思維能力和文字表達能
力。
二、考核要點
1.學術思維能力: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立意誠正深刻,概念運用準確,
邏輯結構清晰完整,富有學術探索精神等;
2.文字表達能力:表述得體,符合學術寫作規范。
三、考試要求
1.根據給定材料,完成一篇學術論文;
2.寫作要件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
3.寫作具體要求:
(1)標題:不超過 30 字;
(2)摘要:不超過 300 字;
(3)關鍵詞:3-5 個;
(4)正文:不少于 3000 字,至少應設置到二級標題。
四、考試形式及考試時長
1.閉卷,機考;
2.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長為三個小時。
《人文社科綜合》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的人文社科綜合素養和學術潛質。
二、考試內容
1.文明史:人類文明發展、文明交流中的重大問題;
2.人文社科方法論:人文社科研究范式與研究方法;
3.人文社科學術史:人文社科領域的重要學術問題、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等。
三、試題類型
簡答題、材料分析題、論述題等。
四、考試形式及考試時長
1.閉卷,機考;
2.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長為三個小時。
五、推薦參考書目
1.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2.[法]費爾南·布羅代爾:《文明史》,常紹民等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
3.尤西林:《人文科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德]馬克斯·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韓水法等譯,商務印書館,
2013.
5.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王一川主編:《西方文論史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7.張世英:《哲學導論》(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8.[法]德布雷:《普通媒介學教程》,陳衛星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本方向專業課參考書目:
考博除了導師的論文 學術成果 學科項目等需要我們單獨的梳理外 ,一些必看的書目還要需要的
1、[美]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傳播學概論》,陳亮等譯,新華出版社1984年版。
2、[荷蘭]丹尼斯·麥奎爾:《大眾傳播模式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3、[美]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媒介事件》,麻爭旗譯,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
4、[加]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體的延伸》,何道寬譯,商務印書館2000版。
5、[美]彼得斯:《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何道寬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
6、[美]約翰·費斯克:《理解大眾文化》,王曉玨、宋偉杰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7、[法]阿芒·馬特拉:《世界傳播與文化霸權》,陳衛星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8、[美]威爾伯·施拉姆:《人類傳播史》,游梓翔、吳韻儀 譯,臺灣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關注公共號:考研考博圈
9、[美]詹姆斯·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丁未譯,華夏出版社2005年版。
10、[法]加布里埃爾·塔爾德:《傳播與社會影響》,何道寬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版。
關于報考(報考條件 報考流程 初審后復試 )
報考條件
(一)基本要求
所有考生均須符合以下要求: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心理健康。
3.有至少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的書面推薦意見。
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的基本條件
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還須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報名前已獲得碩士學位或者博士學位人員。在國(境)外院校獲得學位者,須具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在職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研究生(非學歷教育形式,只有碩士學位證書,沒有畢業證書)者必須在報名前取得碩士學位證書。
2.2022年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錄取當年入學前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在國(境)外院校取得學位者,還須在錄取當年入學前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3.獲得學士學位六年及以上(從獲得學士學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學之日)的同等學力人員,須在本人所報考的學科專業或相近領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至少2篇高水平學術論文,或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排名前3)。
報考流程
(一)報名
報名時間:2021年12月3日上午10:00至2021年12月31日上午10:00。
報名網址:http://yz.cuc.edu.cn/bs/
(二)提交申請材料
考生在報名時須同時提交個人基本信息、代表作、貢獻度和主觀評價等方面的申請材料。申請材料須通過報名系統提交,不可通過其他途徑提交。
申請材料清單(模板詳見報名系統,以下清單若與報名系統要求有出入,則以報名系統要求為準)如下:
1.基本信息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
(2)學籍學位證明材料。
報名前已獲得碩士學位或者博士學位人員須提交碩士學位證書或者博士學位證書掃描件,在國(境)外獲得學位的考生還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位認證報告掃描件。
應屆碩士畢業生須提交學生證掃描件或學籍在線驗證報告電子版,錄取當年入學前可獲得國(境)外碩士學位的考生須提供近期開具的在讀證明或成績單掃描件。
同等學力考生提交學士學位證書掃描件。
(3)碩士課程成績單。
(4)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應屆碩士畢業生可提交開題報告)。
(5)本科畢業論文全文。
(6)外國語水平證書。
(7)擬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計劃書。
(8)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9)誠信考試承諾書。
2. 代表作
近5年內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最多提交3項能反映本人最高學術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學術論文、學術著作、高水平教材、文藝新聞出版作品、已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或國際專利,以及其他具有較大學術和社會影響的高水平科研、創作成果等,須按重要程度排序)。
3. 貢獻度
(1)各類榮譽獎項
(2)各類科研、創作或學科競賽獲獎。
(3)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
(4)被國家有關部門采納的研究報告或咨詢報告等。
(5)其他能證明自身社會貢獻度方面的材料。
4. 主觀評價
(1)申請信(含報考原因、自我評價等內容)。
(2)專家推薦信(至少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的書面推薦意見)。
5. 其他
其他能證明本人學業水平、學術能力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材料。
另外,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考生還須提供滿足報考條件所需的證明材料,詳見“四、報考條件,(三),3”。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須提交《報考2022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
初審通過后(大約在3月初期):
初試以機考或筆試為主,重點考查考生攻讀博士學位所需的學科基礎、綜合素養和學術潛質。各專業考試科目及時間安排如下表所示。
文學門類及藝術學門類各專業
(專業代碼前兩位分別為“05”和“13”)
《學術寫作》 09:00-12:00
《人文社科綜合》 14:00-17:00
各科目考試成績均達到合格線的考生可進入復試環節
復試
復試主要以學術答辯及交流問答等形式,對考生的思想品德、學術能力、創新潛質、綜合素質、外語應用能力等進行考查。
關于課程:
第一-階段:學術簡歷、研究計劃等資料撰寫指導
指導院校、專業和導師選擇,指導專家推薦信撰寫以及如何聯系導師,指導如何寫作博士期間的研究計劃和學術簡歷,研究成果和個人陳述的技術性處理等。
第二階段:博士考試重點、范圍及命題趨勢講解
講解命題趨勢與特點,掌握復習范圍;講解主要參考書目,建立知識理論體系框架并對重點知識章節和常見考點進行整合。其中,特別基礎理論與模型、近一年的熱點等,這是筆試每年考察的重點。
第三階段:考博熱點專題講解
講解如何閱讀導師組論文,如何閱讀報考學科最頂級學術期刊,這都是考博的重點,進而梳理本學科的熱點問題,并結合前期所學理論分析熱點問題,提高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四階段:部分真題講解與演練、答題技巧講解
對歷年真題進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題來源、真題難度、真題的關聯性,總結各題型的解題思路、答題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學員的答題能力,把前面幾個階段掌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分數。指導學生如何答題。
第五階段:全真模擬練習
就最新的理論前沿和學科熱點結合現實的熱點進行拔高應用性講解。教會考生怎么破題,怎么安排結構,怎么突出創新點等答題技巧。結合最新的內部出題信息和導師信息進行高命中押題。
第六階段:面試指導
指導學生撰寫英文自我介紹、學科介紹等內容,針對往年常問的題目進行模擬練習。
關于考博咨詢考博課程等加宋老師微信:kaobozixun 電話13651323531
關注公共號:考研考博圈